1. <button id="eww3c"></button>
          <rp id="eww3c"></rp><button id="eww3c"><object id="eww3c"></object></button>
        1. 中新網|云南正文

          當前位置:中新網云南頻道 > 正文
          曲靖市創新構建“談講讀創比拍”宣傳矩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來源:民族畫報 編輯:劉麗慧 2023年10月22日 17:02

            團結奮進新時代 珠江源頭石榴紅

            ——曲靖市創新構建“談講讀創比拍”宣傳矩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曲靖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刻把握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與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密切聯系,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著力深化內涵、豐富形式、創新方法,構建“珠源石榴紅——談、講、讀、創、比、拍”宣傳矩陣,通過“民族團結”+,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打牢珠江源頭674.26萬漢、彝、回、苗、壯、布依、水、瑤等51個民族共同團結奮斗思想基礎。

          珠源兒女心向黨,團結奮進新時代。
          珠源兒女心向黨,團結奮進新時代。

            高位推動“談”,讓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走深走實。發揮“談”的作用和效能,始終堅持將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工作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來抓,落實“一把手”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體責任,創新開展曲靖市各縣(市、區)委書記、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主要負責人“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踐錄制活動,通過“民族團結”+“關鍵少數”,高位推動黨政主要負責人抓實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落實“兩個納入”,壓實“兩個責任”,加強和完善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

          曲靖市“奮進新征程 推動新跨越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錄制活動。
          曲靖市“奮進新征程 推動新跨越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錄制活動。

            建強隊伍“講”,讓民族團結進步故事浸潤心靈。充實“講”的骨干和力量,聘請黨政機關、文藝院團、示范點位的各族才俊和優秀少先隊員擔任宣講員、講解員,通過“民族團結”+“各界精英”,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用“小故事”闡釋“大道理”,讓各族群眾坐得下、聽得進、弄得懂、記得牢,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宣傳講解效果。

          曲靖市“珠源石榴紅宣講團”成立儀式暨首場宣講報告會。
          曲靖市“珠源石榴紅宣講團”成立儀式暨首場宣講報告會。
          曲靖市“珠源石榴紅金牌講解員”講解能力素質提升現場教學。
          曲靖市“珠源石榴紅金牌講解員”講解能力素質提升現場教學。

            廣泛參與“讀”,讓民族團結進步共識深入人心。拓展“讀”的空間和內容,創新性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播讀、誦讀、閱讀”系列主題活動,通過“民族團結”+“聲聲入耳”,體現黨媒使命、民族宗教界擔當和各部門責任,推動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闡釋走“新”更走“心”。

          2023年曲靖市民族宗教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比賽。
          2023年曲靖市民族宗教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比賽。

            競展風采“比”,讓民族團結進步成效百花齊放。完善“比”的機制和舉措,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信息工作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年度考核,通過“民族團結”+“比學共進”,將好經驗、好做法宣傳出去、固定下來,更好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質增效、提檔升級。

          2024年度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項目暨曲靖市馬龍區民族歌舞劇《笙之戀》展演。
          2024年度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項目暨曲靖市馬龍區民族歌舞劇《笙之戀》展演。

            全面立體“拍”,讓民族團結進步影像催人奮進。豐富“拍”的形式和渠道,全景展現曲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生動實踐,通過“民族團結”+“影音聲像”,拍攝制作專題片、短視頻、畫報,營造“人人知曉創建、人人參與創建、人人支持創建”的良好氛圍。

          清涼曲靖、避暑天堂2023年中國廣場舞大賽(云南·曲靖站)。
          清涼曲靖、避暑天堂2023年中國廣場舞大賽(云南·曲靖站)。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