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29日電(中新財經 葛成)當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眾多汽車制造商紛紛加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中,這使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變得愈發激烈。在這場綠色出行變革中,傳統汽車制造商與造車新勢力們正在拼盡全力,以求脫穎而出。
在28日的媒體溝通會上,北汽藍谷、北汽新能源總經理代康偉告訴中新財經,對于傳統汽車企業來說,從燃油車向電動車的過渡并非毫無壓力,特別是在這一過程中,還要同步實現智能化和網聯化的跨越。
2023年,由特斯拉在年初率先挑起的“價格戰”,進一步加劇了車企間的競爭。當下,傳統燃油車已經與新能源汽車位于同一賽道上,“賠錢賣車”占據市場份額,已經成為了行業內大多數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的常態。
在代康偉來看,當前除了極個別企業和品牌,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處于戰略性虧損狀態。即便如此,各大汽車企業仍然在爭先恐后地追加投資,后來者還在源源不斷地加入進來。大家一致看好行業前景,相信它將產生巨大收益,并愿意為預期收益承受當下的損失。
上市兩年的極狐品牌無疑是一位“追趕者”。2022全年,其銷量剛剛突破萬輛,2023年,它又將如何應對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代康偉認為,電動車的主戰場在中國,主力軍是中國自主品牌,行業競爭的壓力和張力空前加大,市場門檻急劇抬升。對于極狐品牌而言,2023年的首要任務是上量。
她解釋稱,具體有三方面做法,一是拓市場,二是打品牌,三是提效率。當對手普遍很強大,用戶普遍很懂行,追隨與模仿就沒有希望,“差不多、還可以”就無法勝出,只有獨具特色和魅力的優秀產品才有機會存活。
她強調,“隨著市場形勢明朗,行業的盈虧平衡點越來越近,但要站在安全線以外,就要千方百計、盡快盡早實現商業成功!
當下,汽車市場和五年前有所不同,已經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的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上量”已經成為了眾多車企共同面對的問題。
在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樊京濤看來,現階段的競爭是存量市場的競爭,單獨的爆款車型并不能為品牌帶來成功效應!吧狭俊钡暮诵挠袃牲c因素,一是營銷的行為要有節奏,二是要加強對用戶的洞察。
樊京濤認為,如果按照傳統的營銷方式,營銷的效率是在下降的。營銷的行為要有效果,要保證今年的整體的經營指標能夠實現。因此,要把營銷重點放在用戶上,做好“體驗式”的營銷和潛在客戶的評估。
2023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經退出,新能源市場已經開始從補貼驅動過渡到了市場驅動。消費者需求變得更為多元化、個性化。
如何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北汽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張國富告訴中新財經,“今明兩年,我們會以場景造車為理念,陸續推出7款新品,逐步實現產品策略從競品對標到場景化應用的徹底轉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