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崇德街道轄區內包含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其文化活動豐富、民族特色突出、民族風情濃郁。街道黨工委結合實際,以鳳家古鎮黨建示范街為載體,通過黨建引領“三站”融合,有效激活人大代表為民服務功能,創新性實施一規范二統籌三嚴把四活動的“四步”工作法,真正搭建起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直通車”,打通人大代表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規范建設標準。崇德街道在原有代表工作站(室)“八有”標準基礎上,突出“五個一”標準。找準一個平臺。充分利用代表工作站原有的基礎,把專業代表活動突顯出來,促進人大代表活動陣地建設多樣化。選好一個站長。工作站站長由熟悉人大、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黨員同志擔任。建立一支專業隊伍。把省、市、縣、鄉四級人大代表和黨代表聚合在一起開展活動,并邀請從事法律、民族文化、教育、醫療等的專業人員作為顧問駐站參加活動,更加有效地為經濟社會發展問診把脈。確定一個工作載體。專業代表工作站因地制宜進行建設、開展活動,活動不局限于本區域,突出特色并示范帶動其他工作站建設。明確一個指導。工作站以專業代表小組活動為基礎,專業代表小組由縣人大的專(工)委指導。建成祿勸首個民族團結進步專業人大代表工作站,形成了以“站”為中心、“室”為輻射的履職網絡。
統籌協調指導。專業代表工作站是基層民主建設的深入和人大工作的前移,是人大聯系群眾的“優質窗口”。崇德街道充分統籌考慮,將市人大基層立法聯系點,專業代表工作站和民族團結進步代表工作站三站合一,統一規劃建設,并圍繞各類立法調研、征集意見建議、民族團結“十進”等開展各類活動,真正把工作站建設成聯系民意的“直通車”、匯聚群眾建議的“民意站”、展示民族團結的“宣傳窗”、傳播民族文化的“大講堂”。2022年共參與市人大立法意見征集3次,對5部法規草案征集了112條意見建議。
嚴把駐站代表。按照混合編組、多級聯動、履職為民的要求,積極調動縣域內熟悉掌握政策法規、民族文化、醫療衛生等具有專業知識和特長的20名省市縣鄉四級人大代表駐站,同時把一些專業人員作為代表工作站的顧問邀請駐站,駐站代表圍繞專業工作站特點,走訪選民群眾,征集社情民意,切實為民辦實事、解難題,努力實現人大代表職務與本職工作、聯系群眾與發揮優勢、服務大局與自我提升的有機結合,推動解決了一批老百姓關心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
抓實活動載體。牢固樹立代表主體意識,不斷豐富活動形式,扎實推動專業代表工作規范化常態化運行。自民族團結進步專業代表工作站授牌以來積極開展服務活動與崇德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深度融合,安排接訪選民群眾18期,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和駐站顧問36人接待群眾來訪20余次,走訪群眾50余次,組織活動3場次,開展專項調研視察2次,咨詢反映民生問題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