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云南新聞4月18日電 (胡遠航 文思琦 王普江) 時下,走進普洱墨江縣壩溜鎮大掌村田間地頭,一塊塊長勢喜人的貢菜地映入眼簾,有的剛移栽成活,有的等待采收加工,還有的已經長出花蕊。這是大掌村去年冬季新引入種植的貢菜,正煥發著致富大能量。

壩溜鎮大掌村貢菜種植戶馬世昌正忙著采收貢菜!拔壹胰ツ10月份開始種植貢菜,種了4畝左右,效益不錯,之前種玉米一畝收入1000多元,最高也不超過2000元,而種植貢菜一畝收入達到7000-8000元。貢菜全身都是寶,莖頭曬干后出售,削下的皮可以喂養豬和牛!瘪R世昌高興地說。
說起大掌村發展種植貢菜,離不開大掌村駐村第一書記但永國。他來到大掌村時,看到村里沒有支柱產業,冬季土地閑置,村民沒有收入,于是四處“取經”打探符合大掌村實際的冬季產業。了解到駐村工作隊員李蓮的家鄉大理州賓川縣貢菜產業成功經驗,便前往賓川縣考察學習,考察得知貢菜生長周期短,從移栽到采收只需80至90天,屬于典型的“短平快”產業,符合大掌村實際,但永國心里有了底。

“我們想引進一個冬季產業,解決冬季土地和人員閑置的問題,于是引進貢菜,希望通過貢菜產業讓大掌村的收入更上一層樓!钡绹f。
心里有底,說干就干。駐村工作隊員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爭取到產業發展資金5萬余元用于建設貢菜育苗基地,并種植了一塊3畝多貢菜示范基地,供大家觀摩學習。同時,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貢菜產業發展優勢,以村干部和黨員帶頭種植為突破口,動員有閑置土地的群眾積極種植貢菜,無勞動力的群眾流轉土地,讓小小貢菜落戶大掌村,彌補冬季產業短板。截至目前,大掌村有49戶種植貢菜,種植面積100多畝。

產業發展,技術先行。壩溜鎮村兩級聯動,積極邀請貢菜生產商、收購商到村開展貢菜種植、管理及初加工技術培訓。同時把貢菜種、管、收等技術詳細總結后制作成冊發放給種植戶,為村民發展貢菜產業提供技術保障。
“貢菜種植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移苗成活率的技術問題,然后是采收和加工的技術,爭取下半年就把這些技術推廣普及,幫助老百姓增加收入!瘪v村工作隊員李蓮說。

目前,壩溜鎮大掌村貢菜種植進入第一批采收加工階段,并積極聯系收購商進行鑒定等級。下一步,壩溜鎮將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示范引領作用,在鞏固好現有貢菜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技能培訓,規范貢菜種植管理,持續推進貢菜產業穩步發展,帶動群眾穩定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