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云南新聞12月8日電 (記者 繆超)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的糯扎渡水電站是“西電東送”、“云電外送”的主力軍。目前,云南移動5G專網已覆蓋水電站生產區域,成為云南首個5G專網全域覆蓋應用的水電廠,實現了電廠復雜環境下前端網絡延伸創新、電廠生產環節關鍵業務5G前端應用的創新、電廠大規模5G數采創新。其信息化發展將為瀾滄江流域電廠乃至云南全省電廠帶來示范效應,成為智慧水電發展的標桿典型。
近年來,中國相繼提出雙碳目標和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目標。同時,隨著數字新基建的推進,能源電力的數字化轉型成為當前大勢所趨。

華能瀾滄江水電公司智慧電廠小組技術員付寅亮告訴記者,發電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首先,電力市場化改革所帶來的企業競爭加劇和企業業務流程重組。其次,節能環保的問題的日益突出需要新的生產方式和設備來解決。同時,生產規模日益擴大,使得生產過程更加復雜,這些都對發電企業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廠的數字化和智慧化轉型已經成為電力企業保障生產作業安全、提升生產運營效率、實現節能減排的必由之路。
去年,華能瀾滄江水電公司與中國移動云南公司合作,將其運營的糯扎渡水電站建設成為云南首個5G專網全域覆蓋應用的水電廠。
中國移動云南公司合迎超介紹,該項目整體設計原則為智能化、無人化、可感知、可互動、可控制。在專網方面,利用5G大帶寬、低時延、海量連接、切片隔離的特性,通過2.6G+700M融合組網,打造一個靈活、高效、安全的智慧電廠5G專網。
5G作為先進的通信技術手段,具備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等諸多優勢。針對糯扎渡水電站,結合具體的業務場景和業務需求,借助5G網絡典型優勢,滿足差異化的服務需求。在5G專網的加持下,糯扎渡電站打造了數字化平臺,部署智慧電站數字孿生、5G+智能巡檢機器人、智能單兵運維設備、5G+可視化安防管控、5G+電子圍欄等應用,實現了水電站的人員管理、安防監控、邊界監控、智慧巡檢、智能運維、全景感知可視化,提高了電站整體數字化水平,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電站生產運維效率。

“電廠設備不斷自動化智能化,在日常的巡檢保養中,對維修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現實中專家資源稀缺,一線操作人員專業水平欠缺,導致設備維修響應慢,影響生產!备兑琳f,如今可實現5G+AR遠程指導,通過全新的、直觀的展示方式,讓操作人員在后端專家指導下可以快速、順利進行裝配,達到提高效率、節約成本的目的。
針對糯扎渡變電站對開關柜內母排、進出線刀閘、觸頭等容易發熱部位需要進行日常巡檢溫度檢查測量,之前測量的方法主要依賴于巡檢人員的經驗,人工誤差較大。目前該電站部署了熱成像攝像頭,正依托5G+熱成像測溫,實現了精準測溫,自動智能診斷,提升運維和安全水平。
電廠內生產設備種類和數量較多,靠人工巡檢記錄這些設備的運行狀態,不僅工作繁重,而且易出現漏檢、錯檢等現象。該電站通過二期、三期建設,共規劃了1000個數量級的攝像頭,5G專網與智能巡檢攝像頭相結合,通過邊緣節點AI分析能力,準確識別各種儀表、刀閘/開關分合狀態、油位讀數、設備外觀、壓板狀態、指示燈狀態、漏水、漏油及環境煙霧、照明消失、定點物資巡查監控等信息,并將識別信息回傳至邊緣計算節點GPU進行視頻數據AI分析。

付寅亮稱,在糯扎渡依托5G技術建設智能電廠過程中可以看到,一方面,結合智能單兵運維、電子圍欄、設備無人控制等業務,解決了現場人員管理、電廠邊界管理的問題,實現了設備、環境、安防等的可視化監控,提高電廠生產管理水平和生產運維效率;另一方面,推動5G技術與智慧電廠融合,打造可復制的智能電廠解決方案,打破傳統電廠生產、管理模式,提高了電廠的生產管理效益,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為水電廠數字化建設提供經驗和范例,助力行業新模式、新業態的產生,支撐能源革命與供給側改革,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和能源數字化轉型,保障能源供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