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云南新聞11月25日電(劉澤欽 杜瀟瀟)當前,全球環境問題凸顯,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實現“雙碳”目標成為普遍共識。實現“雙碳”,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云南已建成全國重要的西電東送基地和綠色產能基地,踐行著低碳引領的行業先鋒使命。楚雄州作為西電東送的主通道,是新型電力系統的示范基地,目前正在推進3個縣市的全縣屋頂光伏項目建設。
在楚雄,中國移動云南公司(以下簡稱:云南移動)與云南電網公司深入合作,根據自身痛點難點問題研究實踐,在云南省內首家通過5G切片技術解決無線公網與電力專網之間的網絡安全防護壁壘,實現了5G無線通信與電力通信網的互聯互通,并將這一技術與配網自愈技術進行結合,開展5G自愈技術的應用,為“萬家燈火”保駕護航。
5G切片:“散落星星”無形連接
“電力系統的發、輸、變電設備就像人體的主動脈,10kV配電網就像毛細血管,聯系著千家萬戶、分布式光伏和電動充電樁等。目前,主動脈已經實現光纖全覆蓋,而配電網就像‘散落在天上的星星’,實現光纖覆蓋面臨著很多難點,比如成本高,運維難度大等問題!

圖為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楚雄供電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經理朱曉麗
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楚雄供電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經理朱曉麗介紹,楚雄州幅員遼闊,山地廣布,地形復雜,過去配網網架薄弱,單環網、一線多T等問題嚴重,常常導致故障頻發,搶修難度大、停電時間長,老百姓用電體驗不佳。
基于此,云南移動與云南電網公司在楚雄通過5G切片技術解決無線公網與電力專網之間的網絡安全防護壁壘,實現了5G無線通信與電力通信網的互聯互通,完美解決了將這些‘散落在各處的星星’進行無形連接的難題。通過無線通信的建設,搭建了一張精品專網,控制一個智慧電網,構建了N大應用場景,取得了良好的環境、社會、企業效應。

圖為工作人員檢查線路情況
5G自愈:突發停電不再焦慮
在實現5G無線通信與電力通信網的互聯互通的同時,雙方將這一技術與配網自愈技術進行結合,開展了5G自愈技術的應用。
5G自愈簡單來說就是:停電零感知、故障精定位、信息快傳遞。目前,云南省內首個基于5G的自愈項目已在楚雄祿豐市的10kV線路上成功應用。依托 5G 通信,整個故障隔離和恢復送電的過程從原來的至少半天縮短到了分鐘級乃至秒級。

圖為配電自動化主站集中式自愈測試結果
“有時候您的家里停了電,可能還沒反應過來,電就來了,這就是5G智慧電網的速度!敝鞎喳惤浝斫榻B了這樣一個案例:在客戶走訪中,他們遇到一位孤寡老人王大爺,他平時煮飯的時候最害怕停電。如果遇到停電,只能用大黑鍋燒火做飯,王大爺手腳不便,光燒火都要半晌,一人吃的飯菜要弄整個上午,不僅耗時,還存在一定危險性。自從5G智慧電網建成后,再遇到突發停電,王大爺連柴火都還沒準備,電一下子就又來了,再也不用費時費力燒火做飯了。
為解決分布式光伏點多面廣、大量接入、能量雙向流動的難題,楚雄開展了大姚糧倉微電網孤島自愈的應用,當配電網上級電源永久故障時,自動化系統通過收集開關上傳的故障信息及分布式電源“三遙”信息,就能對線路運行情況進行綜合研判,自動斷開上級故障電源,投入分布式電源,實現微電網孤島自愈,該應用在整個云南省乃至全國都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應。
差動保護:電網故障毫秒解決
差動保護也是云南5G智慧電網建設的一大亮點,可通過實時比較線路兩側電沆差值進行故障判斷及隔離。傳統的配網故障隔離需要約8秒,而配置5G差動保護后僅需20毫秒。
“大家知道我們正常眨眼需要多久嗎,200-400ms,也就是說 5G 差動隔離故障耗時僅為眨眼的十分之一。目前,該技術在楚雄市10kv 楚風苑III、IV回線上已成功應用!敝鞎喳惤榻B道。
據了解,截至目前,楚雄供電局已建成289條自愈線路,年平均停電時間由13.72小時降低至了3.27小時,實現了增供電量2600多萬千瓦時。在缺電的大背景下,大大減少了棄風棄光棄水,確保了清潔能源消納,產生了良好的環境效益,同時也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建設初期就產生了近億元的經濟效益。

圖為5G差動保護端到端架構
5G智慧電網讓楚雄已形成從規劃、建設到運行、維護的新型智慧配網建設規范及經驗,具備在云南省復制推廣條件。下一步,云南移動還將聯合云南電網公司,積極開展5G分布式能源可觀可測可控技術的研究和實踐,解決新型電力系統能量雙向流動、全縣分布式光伏、電動充電樁的精準控制和安全管理,助力云南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完成“雙碳”目標。
停電時間大幅減少,老百姓不用再因時常停電而燒火做飯,農戶也不用再擔心因停電烤煙、核桃發霉,讓老百姓真正用上電、用好電,讓“萬家燈火”永不熄滅。這便是云南移動5G智慧電網建設的初衷和意義所在。(完)